ROS软路由论坛 ROSABC.com 网络方案网络工程交流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2010-2011年中国交换机市场研究年度报告

2014-12-5 13:3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87| 评论: 0

摘要:   2010年,中国交换机市场仍未完全摆脱金融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整体市场热情不高。然而受益于扩大内需经济政策的刺激,“云计算”、“数据中心”等概念的兴起以及企业对于网络产品采购的增加,交换机出货量有明显 ...

  2010年,中国交换机市场仍未完全摆脱金融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整体市场热情不高。然而受益于扩大内需经济政策的刺激,“云计算”、“数据中心”等概念的兴起以及企业对于网络产品采购的增加,交换机出货量有明显增长,整体市场关注指数也有所提高。就产品结构来看,各品牌仍在努力想要摆脱产品同质化的现状,在新品上以靠近用户需求为出发点,力求“功能组合”后推出的产品能够更受市场欢迎。

  本报告要点?●全球交换机市场增长乏力,中国市场独具魅力。

  ●持续创新,交换机市场新品不断。

  ●虚拟化虽热,主流厂商却主张回归到实体。

  ●四家品牌关注度超过10%,H3C拔得头筹。

  ●交换机市场品牌成长指数呈现梯度增长。

  ●快速以太网交换机是主流产品类型。

  ●中低端产品关注度超过70%,千元以下产品表现抢眼。

  ●关注比例走高,H3C、思科稳居品牌榜冠亚军。

  ●元器件价格下降为产品带来成本优势,或将带动产品价格走低。

  一、2010年中国交换机市场概述

  (一)发展现状

  ?全球交换机市场增长乏力据IDC数据显示,2010年第二季度全球以太网交换机出货量比第一季度增长了3.3%,销售收入下降了2.0%,万兆以太网交换机出货量下降了5.3%,销售收入增长了2.5%,交换机主流产品的出货量和销售收入均显示全球交换机市场增长乏力。

  ?中国市场独具魅力对比全球交换机市场,中国市场对各厂商显得更具有吸引力。受益于扩大内需经济政策的刺激,国内很多大型企业和行业的网络产品采购不断攀登新高,无论是国产品牌还是国际品牌,都加大了对中国交换机市场的关注和投入。

  (二)基本特点

  ?持续创新,交换机市场新品不断相对成熟和标准化的交换机技术使得产品市场同质化问题日益突出,各品牌持续推出新品以求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然而几乎所有交换机新品都是在“功能组合”上下功夫,细分的市场需求也使得“功能组合后”的新品更加受到市场欢迎。

  ?虚拟化虽热,主流厂商却主张回归到实体从目前的形式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交换机正在向着虚拟化的方向发展。然而一些主流厂商,如思科和H3C却打出了完全相反的概念,主张从虚拟交换机回归到实体。

  二、2010年中国交换机市场结构分析

  (一)品牌结构

  1、年度品牌结构

  ?四家品牌关注度超过10%,H3C拔得头筹2010年,中国交换机市场的品牌关注比例如下图所示,H3C、思科、TP-LINK和D-Link四个品牌的关注度超过10%,领先于其他品牌,其中H3C更是以22.2%的关注比例拔得头筹。而IP-COM、华为和腾达的品牌关注度虽然较为接近10%,但也与排名前四的品牌有一定差距,除以上品牌外,其他竞争者关注度均在2%以下。交换机市场作为网络设备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品牌无不使出浑身解数以求取得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更大的市场份额。?

  对比2009和2010年中国交换机市场各品牌的关注比例可以发现,无论从排名还是关注度上来看,交换机市场的变动幅度均较大。H3C连续两年领跑交换机市场,2010年的关注度较上一年有4.2个百分点的增长;思科在2010年的排名虽然有所上升,其品牌关注度却有小幅下降;前四的品牌中,D-Link的变动幅度最大,名次下降一位,关注度下降5.1%;其他品牌关注度相对较小,名次也有所变化。

  2、季度品牌结构

  ?各品牌排名变动范围较小2010年Q1-Q4中国交换机市场各品牌排名变动的范围较小,前四名为一个范围区间,其中包括H3C、思科、D-Link和TP-LINK四个品牌;第五名至第八名为一个范围区间,其中包括IP-COM、华为、腾达和中兴四个品牌;NETGEAR始终排在第九位,品牌榜的第十位则变动范围较大。相同的范围之间各品牌名次相互交替,而不同的范围区间品牌名次则关联不大。

  3、品牌成长指数

  ?交换机市场品牌成长指数呈现梯度增长观察2010年中国交换机市场品牌成长指数可以发现,各品牌呈现梯度增长趋势。第一梯度的品牌成长指数较高,其中H3C的表现最为抢眼,成为了2010年成长最快品牌;相对于第一梯度的高增长,第二梯度的品牌成长表现并不明显,中兴、NETGEAR等品牌的成长指数在100左右;第三梯度的品牌,如IP-COM和腾达,其成长指数与100之间有明显差距。

  注:成长指数以100为标准,高于100表示进步,低于100表示退步

  (二)产品结构

  1、价格段结构

  ?中低端产品关注度超过70%,千元以下产品表现抢眼2010年,中国交换机市场不同价格段的产品关注比例分布如下图所示,5000元以下的中低端产品关注度超过70%,千元以下产品关注度更是高达40.1%,远超过万元以上产品16.7%的关注度。

  腾达路由器价格2、产品类型

  ?快速以太网交换机是主流产品类型2010年,不同类型的交换机产品中,快速以太网交换机以27.6%的关注度领先于其他类型的交换机产品,成为主流产品类型。除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外,千兆以太网交换机和智能交换机的关注度也较高,企业级产品关注度略低,仅为8.6%。

  三、主流厂商分析

  (一)品牌走势对比

  ?关注比例走高,H3C、思科稳居品牌榜冠亚军2010年中国交换机市场品牌关注榜的冠亚军分别是H3C和思科,观察这两个品牌的关注比例走势可以看出,H3C的品牌关注度上升趋势较为明显,思科的品牌关注度虽然有增长趋势,但主要集中在第四季度,前三季度的变化幅度甚小。

  (二)产品结构对比

  ?交换机市场两巨头市售产品数量相差较小对比中国交换机市场两巨头H3C和思科的市售产品数量可以发现,H3C以132款产品领跑交换机市场品牌关注榜,思科以120款产品紧随其后,两个品牌之间仅相差12款产品,市售产品数量之间差距较小。

  ?H3C单产品关注率略高中国交换机市场产品数量较多,单产品关注率相对较低,如下图所示,交换机市场关注的前两名H3C和思科的单产品关注率均在0.2%以下,其中H3C的单产品关注度略高。H3C的品牌关注度领先思科7.3个百分点,市售产品数量较思科多出12款,单产品关注率也略高于思科。

  注:单产品关注率=品牌关注比例/市售产品数量

  四、2011-2013年中国交换机市场趋势预测

  (一)影响因素分析

  1、有利因素

  ?网络设备市场协同发展,交换机产品潜力大伴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网络设备市场日益红火,无线网卡、由器等出货量不断增长。作为网络设备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交换机也将会和终端网卡、网络速度保持同步发展,以目前市场现状来看,其市场潜力较大。此外,“云计算”已经成为当下最热门的词汇之一,要实现真正的“云计算”,没有强大的网络来支撑是不行的。交换机作为网络承载的重要设备,将会在未来“云计算”的网络构架建设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云计算”也将会给交换机市场带来新的增长。

  ?元器件价格下降为产品带来成本优势元器件降价为交换机产品带来了成本优势,使得整体市场能够保持较高增长。此外,随着元器件成本的降低,交换机厂商能够在产品价格下滑的情况下继续保持对中低端产品的投入,促进了交换机技术的进步。

  2、不利因素

  ?经济因素给网络产品市场带来消极影响金融危机对于全球经济的消极作用,对于网络产品市场的影响较为明显,尤其是企业级交换机市场。2010年经济复苏给交换机市场带来了较高的增长率,然而就整体市场看来,交换机市场彻底摆脱经济带来的影响仍需时间。

  (二)市场结构预测

  1、品牌结构预测

  ?对手强劲,H3C或继续领跑对比2009年和2010年的年度品牌关注比例可以发现,H3C的关注度领先第二名的幅度较小,均不超过8个百分点。伴随全球范围内交换机市场的增长乏力,国际上许多网络设备商对中国市场越来越重视,思科、Force10等国际厂商也开始重新估算。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下,H3C或将继续领跑,然而其领先优势并不明显。

  2、价格结构预测

  ?元器件价格下降或将带动产品价格走低元器件价格下降使得交换机厂商在市场价格走低的情况下仍有可观的利润,在交换机市场走出经济阴影的时刻,这个利好的消息使得厂商能够投入更多在技术研发上。伴随技术进一步发展,交换机产品的价格或将在成本降低的情况下继续走低。

  ZDC报告中的“品牌关注度排行”和“产品关注度排行”是通过分析ZOL专业IT网站包括新浪、搜狐、腾讯、网易、淘宝在内的79家网络和ZOL全国85家分站的用户上网行为,统计各品牌及产品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有效点击率而得出的结果,因此排行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网站用户对某品牌或某产品的点击关注程度,厂商或经销商可参照数据对其销售情况进行参考和预测,但不能与其销售情况完全等同。如有其他或意见,请与我们联系。

不良信息举报Q:2000617

软路由

不良信息举报Q:2000617|Archiver|ROS软路由论坛 ROSABC.com 网络方案网络工程交流

GMT+8, 2024-5-17 05:15 , Processed in 0.13202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