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随着企业信息业务的不断丰富,数据大集中已经成为IT建设的趋势,在广域网带宽紧张、成本昂贵的情况下,解决带宽与业务之间的矛盾,构建快速、稳定、高质量的广域网络,保障关键业务传输质量,实现链资源的充分利用,成为广域网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路由器限速设置一、从流量控制到流量调度 1、广域网流量与带宽的矛盾 广域网覆盖范围广、接入用户多、承载业务复杂。随着、企业等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数据大集中带来的业务整合,高清视频、IP语音、公共资源平台等应用上线,推动广域网数据类型、数据流量、网络规模的快速增加。 相对于园区网、城域网和数据中心,广域网跨越距离远,线资源有限,高速带宽费用昂贵。快速增加的业务流量与有限的带宽资源之间的矛盾,使得广域网上的流量很容易产生拥塞,导致业务延时增加、流量抖动,甚至丢包。如图1所示。 图1广域网流量特征 广域网的上述矛盾决定了广域网业务质量的“不可靠”性,也使得流量控制始终是广域网方案设计的核心内容。 2、流量控制方案 随着线类型以及网络产品和技术的发展,在广域网上进行流量控制的技术主要分为三种。 集中服务方式,主要应用于早期的广域网专线,如ATM、FR,通过将线划成多个PVC(PermanentVirtualCircuit,永久虚电,例如ATM线的VPI/VCI、FR线的DLCI等),每个PVC分配所需的带宽(CBR),将线的实际带宽在PVC上进行分配。通过将不同类型的业务映射到对应的PVC上,使用PVC的分配带宽,实现不同类型业务的传输带宽和时延质量。 该种方式要求网络中的所有节点(包括核心节点)都记录并保留每个类型业务流的资源预留状态,同时为每个类型的业务流设置单独的内部虚电资源,以业务流的带宽。因而该方式对于可划分PVC的ATM、FR等线比较容易实现。 然而现在广域线以POS、E1、以太网为主,采用共享带宽方式,在线上已经不能进行虚拟电划分。另外,在大型网络中,业务流数量非常庞大,对网络节点设备的处理能力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同时,由于必须在所有节点上都保留每个类型业务流的资源状态,整体网络设计和部署的可扩展性也较低。 因此,IntServ方式主要在早期的广域网线中应用,而不再适应当前以IP为主的广域网线,以及日益增多的应用业务,它逐渐被DiffServ方式所替代。 区分服务方式,是IETF工作组为了克服InterServ的可扩展性差而提出的服务模型,目的是制定一个可扩展性相对较强的方法来IP的服务质量。在DiffServ模型中,业务流被划分成不同的区分服务类。一个业务流的区分服务类由其IP包头中的区分服务标记字段(DifferentServiceCodePoint,简称DSCP)来表示。在实施DiffServ的网络中,每一个节点由器都会根据数据包的DSCP字段执行相应的PHB(PerHopBehavior)行为,主要包括EF、AF、BE三类: 1.ExpeditedForwarding(EF):主要用于低延迟、抖动和丢包率的业务,这类业务一般运行一个相对稳定的速率,需要在由器中进行快速转发。 2.AssuredForwarding(AF):这类业务在没有超过最大允许带宽时能够确保转发,一旦超出最大允许带宽,则允许根据不同的丢弃级别丢弃报文。 3.BestEffort(BE):尽力转发,主要用于对时延、抖动和丢包不的业务。 区分服务只包含有限数量的业务级别,状态信息的数量少,因此扩展性较好。目前,区分服务是业界认同的IP网的QoS解决方案。尽管IETF为每个标准的PHB都定义了推荐的DSCP值,但是设备厂家可以重新定义DSCP与PHB之间的映射关系,用户可根据网络实际需要进行灵活定义。 Diffserv是基于流分类的逐跳行为,但是不能选择径。MPLSTE流量工程是将InterServ方式应用到IP网络中,进行资源预留和流量分担,从而提高线带宽利用率,对网络资源的使用进行优化。但是TE的实现机制比较复杂,对设备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很高;同时TE主要应用于运营商网络,适合于网状或者半网状网络结构,对于企业级的星形、层次化网络结构并不适合。因此MPLSTE在企业级广域网中应用比较少见。 在以上三种方式中,目前较为常用的是DiffServ方式,采用流量分类、流量监管(限速)、拥塞管理(优先级队列)等QoS技术,对不同类型流量执行不同的流量控制策略,高优先级关键业务的传输质量。 3、流量调度需求 流量控制方案虽然能够关键业务的传输质量,但随着广域网上业务类型的增加,面临多样化的业务流量控制需求,逐渐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不能全局协调 DiffServ方式的出发点就是通过PHB的方式,每个节点执行流量控制策略。目前广域网的双节点、双链组网方式已经成为主流,这种基于单节点、单链的PHB控制策略,无法充分利用主、备链带宽。例如,当主链业务流量突发超过主链带宽时,根据主链节点设备的流量控制策略,即使备链有空闲带宽,仍然会对主链上过载流量进行丢弃,导致同一网络节点上的链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备链很可能仍有一定的空闲。根据主链节点的流量控制策略,主链上必然产生流量丢包,备链上的空闲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图2双链流量控制 如图2所示,主、备链带宽均为10M,主链流量突发(达到12M),而备链流量正常(6M)。由于R1、R2的流量控制策略是部署和执行的,根据由器R1的流量控制策略,会有2M流量被丢弃,而R2所在链还空余4M的链带宽,主、备链压力和利用率不均衡。 不能动态调整 流量控制是基于业务流特征执行策略,一般很少考虑对终端用户进行控制。事实上,业务类型和终端用户的增加,使得业务流突发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例如在线办公系统(Notes、Email等),通过流量控制2M带宽,则10人使用时,每人平均100K的流量,50人使用时,每人平均只有40K。如果一些用户收发大邮件、占用大量带宽,将会导致其他人员只能使用远小于平均值的带宽,业务访问速度降低,甚至会影响正常办公。若对每个用户的访问速度进行(例如每人最大50K),又会整体访问速度,当并发访问人员较少时,虽然带宽有富余,访问速度也不能增加。因此,由于缺乏动态调整机制,很难对每个用户的使用带宽进行有效和,以提高效率、兼顾公平性。 不能精细化控制 通过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执行流量控制策略,必须明确配置每种业务的特征(IP地址、端口号、协议类型、优先级等),对于无法通过上述特征识别的业务(如FTP、基于HTTP、P2P等的应用),基于流量控制方案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而随着B/S架构、虚拟化的广泛应用,传统的业务流特征已经不再包含单一应用,必须有对应的深入识别和控制手段,进行精细化流量控制。 整体部署策略复杂 DiffServ方式流量控制虽然可以结合MPLSTE、分层QoS技术,实现更加强大的流量控制功能(例如对关键业务进行带宽预留,对不同部门的不同业务进行分级带宽),但MPLSTE和分层QoS技术实现和配置比较复杂,除了运营商网,企业级网络中应用较少。事实上,基于企业级网络的组网结构和运维管理水平,它需要简单、直观、可扩展、适应性强的技术和策略。 为了改进传统流量控制方案中的不足,满足多样化的业务流量控制需求,企业广域网需要一种动态、智能、简单的机制实现流量控制,这就是流量调度。 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每天都会有数不清的新闻通过各种渠道涌到我们面前,而真正有价值的应该进入我们心里的,却很可能随着日历牌的翻动被我们忽略。作为对一周新闻进行回顾的《比特网新闻中心每周热点推荐》,就是要告诉您过去的七天都发生了哪些新闻,更希望和您一起,站在七天的高度来看待过去一周的新闻。 领IT群雄秀企业风采。创刊于2008年2月,定位于行业(企业)信息化规划、建设、管理的中高层人士,通过精心的内容筛选,将每月发生的重点事件进行回顾,为高端人群提供深度阅读,与比特网内容的速度特性形成互补。主要栏目有:比特网精粹、新产品新技术、CIO、封面报道、下午茶精选等。 业内首个只为报道数据中心资讯内容的专业频道,是为数据中心用户及厂商而建设的专业平台。以数据中心专业技术内容为核心,贯穿新鲜资讯、技巧方法和用户案例等高附加值内容。以为网友提供最具实用价值的信息为原则,以成为用户最信赖的行业专家为目标,打造高时效、高品质、高前瞻的最全威频道。企业数据中心热点播报,为您精心奉上过去一周数据中心最精彩、权威资讯_chinabyte比特网。 就服务器和数据中心领域的产业动态、技术热点、热门产品、实用技巧,向企业CIO/CTO、IT管理层、技术人员提供一周精选套餐,为数据中心决策者、使用者提供一份服务器行业以及数据中心领域最新动态及产品应用的技术套餐。 |
不良信息举报Q:2000617|Archiver|ROS软路由论坛 ROSABC.com 网络方案网络工程交流
GMT+8, 2025-7-1 19:52 , Processed in 0.10992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