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看书,不是因为书里面有颜如玉,也不是书里面有黄金,喜欢与作者对话,喜欢书里面那真实的东西。 上大学对我来说,整天泡在机房里上网,或者在宿舍里大家一起通过wifi来联机打DOTA,图书馆去的少了。是喜悦也是悔恨,喜悦的是我终于是个大学生了,后悔的是读了很多年还是这样子。 上大学就很迷恋成功学,成功学的书也差不多看完,以为天上会掉馅饼,以为你想要就能拥有,梦想的美好也经不住现实的打击。 那些年少轻狂说过的话,也慢慢的变了,是进步还是倒退。 上大学受到俞敏洪的鼓舞,他说我大学最少看了800多本书,我想这样的人也太牛叉了,怎么会看那样多,我就对自己说,看不完600本我就不毕业,开始的时候以数量为重点,慢慢的以质量为核心。 想自己去图书馆读书的岁月,那里没有电脑也没有无线网,有的是知识的海洋。那些励志书我看了一遍又一遍,我一直找自己喜欢看的书,看完一本书还没有发现自己找的,特别是看励志书多了,很多书看了上句你就知道下句,慢慢的对那些书忘记了,有时候遇到一些年少的人,吹那本书多牛叉,特别是励志方面的,在我们面前你都很难聊天能赢我。 也许每个人都一段自己的故事,在班上看书是没有能比的,当时自己一个很简单的想法是,达到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啥东西都去了解一点,不专业,也不聚焦,去图书馆就去选书,一次十本。 慢慢发现那样读书,得到的不是自己希望得到的,虽然懂一点其他专业的东西,但是你不是学哪方面的,没有自己的核心。 没有自己的定位,总是见什么看什么。就像我所学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就经常看一些网络协议和路由器设置方面的书籍,对以后考取CCNA和CCNP之类的证书就很有帮助。 当初看书的时候,心里一直有这样一个想法,毕业以后我会去找工作,我不知道老板是学啥东西,我啥学点,老板聊哪方面我都能与他聊天上,带着这样的想法,自己开始了疯狂的看书之旅。 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把书的数量作为标准了,而是慢慢的融入作者要表达的东西,去发现作者想要告诉什么,作者的意图。 好书我会看上几遍,第一遍就是大体看看,一段时间以后再次打开,去发现书中的美好。 特别是读《大学生的坟》、《遇见未知的自己》、《深夜加油站遇到苏格拉底》、《打造你的赚钱机器》、《谁的青春不迷茫》、《超高价营销》........ 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大家玩了几盘DOTA知乎,打开手机,连上WIFI上网,打开QQ。最后开始看书,那涓涓细流的文字流入心里的时候,一种说不出的感觉绕在心头。 《大学生的坟》让我对大学有更深的想法,让我对大学有更深的理解,大学对我们很多人来说,真的是坟墓,很多年轻人的青春就葬送在大学的校园。 《遇见未知的自己》让我看到不一样的我,让我看到自己真实的一面,让我敢去面对那些带着面具的自己,可以去更清楚的看其他人。 《谁的青春不迷茫》是刘同生活的记忆,用自己的生活记录感染那些迷茫的我们,谁的青春不迷茫,主要的是找到真实的自己,找到那个属于自己的明天。 当读了《打造你赚钱机器》以后,对营销有更深刻的认识,都在谈赚钱,其实很多人都是瞎搞,真正赚钱的有多少出来给你说的,感悟就在自己的心里,自己的武功不高,就不着分享,怕玷污克亚老师。 《超高价营销》简直颠覆我的想象,把生活中很多东西,很多谜底都说出来,特别是对营销的理解更上一层了,销售的不是产品,而是一种思维模式,我们需要找的答案都在客户的心里,才开始拜读中。 我们都认为作者很远,其实很近,当我们用心去读书的,其实就是与作者再对话。 读书成为大学生活不能缺的部分,书成为自己的伴侣。当你在生活中迷失自己,找不到自己的时候,不妨打开书,让书温暖你的心灵,让书治愈你的创伤。 当你得不到社会认同的时候,也许书中能找到相同的自己,找到那个梦想的自己。 当你失意时,书能告诉你,坚持就是胜利,谁的生活都没有一帆风顺。 当你获得成功时,书会告诉你,灾难时刻就在你身边,不能活在过去。 当你看到不如意人或者事情时候,书会告诉你,其实需要改变的是自己,是自己的哪方面不足。 当你受不起生活的打击,要放弃自己的时候,书会告诉你活着比什么都好,比什么都重要,活着一切都都可能。 生活不能没有你,我的书生活 。 如果你看到经典的书,可以给我留言,一个喜欢书的人,特别是那些有价值的书 。 |
不良信息举报Q:2000617|Archiver|ROS软路由论坛 ROSABC.com 网络方案网络工程交流
GMT+8, 2025-11-13 23:08 , Processed in 0.03047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