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还可以问候。”在这熟悉的旋律下,我们为大家介绍今天的主角:NETGEARWGR614无线由器,这款经典的无线由器历经十年的发展,创新分秒不停,前后共推出九个版本,让用户不断提升的无线网络需求一一得到满足。今天,它的第十个版本――NETGEARWGR614V10版也闪亮登场了,它继续为满足用户的需求而来,继续为续写“小白”的辉煌而来,而它的改变却不仅仅是那单调的无线传输速率。 相信很多用户都知道,NETGEARWGR614的另一个名字叫做“小白”。但你可知道它的最初版本(V1)并不叫“小白”吗?你知道NETGEARWGR614V1版是什么颜色的吗?你知道V1版的基本配置是什么吗?你知道第一款进入中国市场的NETGEARWGR614是哪个版本吗?你想知道我们所熟知的V9版与V10版存在哪些差别吗?V10版又会带来多少的性能提升呢?面对这些问题,你将在下文中一一找到答案。 时间回到2001年,NETGEAR经典无线由器WGR614诞生,它采用酷酷的铂金色设计,支持IEEE802.11g标准,并向下兼容802.11b标准,最高理论传输速率高达54Mbps,是当时主流无线速率(11M)的5倍。它采用BrecisMSP2007芯片,拥有4M内存,一个广域网端口,四个局域网端口。NETGEARWGR614凭借自身出众的表现,迅速得到市场的认可,开始了传奇的由人生。 NETGEARWGR614V4版于2003年进入中国市场,为广大国内用户带来了新的选择。WGR614凭借自身出色的性能表现,迅速成为国内市场中的明星产品,受到了广大国内用户的青睐。 2004年,NETGEARWGR614迎来了V5版,它在外观上有了新的突破,形成了“小白”的雏形。它采用纯白色的流线型机身设计,配合独特的底座支架,它立刻成为了无线由界的时尚明星。除了外观,它的内部芯片也有了改变,采用了全新的采用BroadcomBCM5350芯片,内存提升至8MBFAST 由器 连接正常,设置向导之后也显示可以正常上网,为WGR614带来了更强劲的性能。 2005-2006年,NETGEARWGR614的V6、V7版陆续推出,这是NETGEARWGR614收获的一年,凭借优异的性能和出色的外观,它不断得到知名评测的认可,斩获众多国内外大。也就是在这时,因其白色的外观,国内用户亲切地把它称之为“小白”。 2007年10月,NETGEARWGR614V9版推出,这是国内用户最为熟悉的一款经典产品,它第一次用醒目的颜色区分了LAN口和WAN接口,并把电源适配器进行了瘦身设计,相比之前的版本尺寸缩小了2cm,使得整体外观更加小巧和简洁。它采用了最新的BroadcomBCM5354芯片,拥有2MB闪存和8MB内存,为WGR614性能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最佳保障。 2010年7月,“小白”的最新版本V10版终于问世了。借着IEEE802.11n的普及之风,NETGEARWGR614V10版一举将无线传输速率提升至150Mbps,然而V10版的升级可远不止这一项,到底变化有多大?一起来认识第十版“小白”。 只从外观上看,NETGEARWGR614V10版与V9版有95%以上的相似度,“小白”的经典设计仍在延续。不过NETGEARWGR614V10版是一款支持IEEE802.11n标准的150M无线由,相比54M的V9版,无线传输速率有了3倍的提升。 内部芯片方面,V10版采用了更先进的BroadcomBCM5356芯片,拥有4MB闪存和16MB的内存,与V9版相比,容量有了一倍的提升。拥有如此强大的内部设计,我们对V10版的表现更是充满了期待! 与V9版相比,除了常规的Reset键、LAN口、WAN口和电源接口,V10版还在WGR614的背面板上增加了一个电源开关按钮,这样的设计非性化。用户在不使用无线由器时,只需轻轻地按下开关,省去了拔电源适配器的麻烦。 除了电源开关,V10版还在机身右侧增加了无线开关和WPS“一键加密”按键。我们知道,无线网络的开关一般都设计在Web配置界面中,需要手动调节,非常麻烦。而有了外置无线开关,用户就可以地掌控无线网络,需要的时候就打开企业管理首选 维盟WQR-925双WA,不需要时就关闭,既方便又安全。而有了WPS按键,用户只需轻轻一按,就能轻松拥有安全的无线网络,既简单又实用。 小结:全面升级设计更加人性化 打开IE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192.168.1.1,再输入用户名和密码(admin、password)。我们就可以登录到NETGEARWGR614V10版的Web配置界面啦,一起来看看吧,里面有很多特色的功能哦,也许就有你所需要的哦。 1、WPS“一键加密”功能 “一键加密”操作流程 通过WPS“一键加密”功能,用户无需再去记忆冗长又复杂的WPA/WPA2密钥,只需轻轻按一下由机身上的WPS键,就能获得WPA2加密的安全无线网络,非常的方便易用。 2、调节无线网络模式 调节无线网络模式 WGR614V10版具有无线网络模式调节功能,最大速率设置共有三档。若用户的无线客户端仅支持802.11b/g标准,选择最大54Mbps模式;若附近存在多个无线网络且信号较强时,选择最大72Mbps模式;若附近只有少数几个无线网络,信号干扰较小时,选择最大150Mbps模式,用户可以体验最极速的无线网络。(PS:默认情况为最大72Mbps模式) 3、多SSID和无线隔离功能 介绍完了NETGEARWGR614V10版的特色功能,我们再来看看它全面的Web配置界面吧,想要发挥无线由器的最大潜力,这里的设置常重要的。 V9、V10对比测试的平台和测试方法 测试平台: 服务器端:IBMT61笔记本 客户端:我们在客户端安装所测无线网卡的管理软件和PerformanceEndpoint,并设置无线网卡的IP地址为:192.168.1.2。 服务器:在服务器端安装PerformanceEndpoint和ChariotConsole(控制台)。将无线由器的LAN口与服务器端通过网线连接,组成一个小型局域网,并设置服务端IP地址为:192.168.1.3。 运行服务器端的ChariotConsole控制台,依次建立点对点的测试项目,并选择Throughput脚本。我们只建立一个测试进程,测试时间设置为1分钟。 1、单pair下载速率测试; 2、单pair上传速率测试; 3、单pair下载+上传速率测试; 4、5pairs下载速率测试; 5、5pairs上传速率测试; 6、5pairs下载+上传速率测试; 单线程平均速率对比V10版最高提升185% NETGEARWGR614V9版对决V10版,这本就是一场不对称的对决(54MPK150M),所以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决出胜负,而是想让大家看到V10版相比V9版在性能方面的变化。V10版在升级为150M产品后,NETGEARWGR614的整体性能会有多大提升?150M的实际性能真的可以达到54M的三倍吗?相信这些才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而答案就在下面的对决测试中。(为了测试数据的客观性,每项内容我们都进行了多次测试,取接均值的结果,所得结果仅供读者参考) 单pair下载速率测试: 小结:单线程对决V10版表现抢眼 通过对比测试我们可以看到,单线程下载时,V10版的成绩为43M,相比V9版的21M,提升了约105%;单线程上传时,V10版的成绩为42M,相比V9版的19M,提升了约121%;而在单线程下载+上传时,V10版的成绩为58M,相比V9版的21M,提升了约185%。 通过比较,V10版的表现确实抢眼,虽然它的实际测试成绩并没有达到V9版的三倍,但均超过了两倍的水平。而且在单线程下载+上传的测试中,V10版的成绩几乎达到了V9版的三倍,这样的表现令人非常满意。而与其它同类型的150M无线由相比,V10的测试成绩也毫不逊色,整体表现处于领先水平。 多线程平均速率测试V10版最高提升264% 多线程测试更能展现无线由器的性能。单线程测试中,V10版差一点就达到了V9版成绩的三倍,这个遗憾能在多线程测试中被弥补吗?让我们拭目以待。(为了测试数据的客观性,每项内容我们都进行了多次测试,取接均值的结果,所得结果仅供读者参考) 5pairs下载速率测试: 小结:多线程对决V10版三倍于V9版 192.168.1.1是什么通过对比测试我们可以看到,5pairs下载时,V10版的成绩为70M,相比V9版的22M,提升了约218%;5pairs上传时,V10版的成绩为63M,相比V9版的20M,提升了约215%;而在5pairs下载+上传时,V10版的成绩为73M,相比V9版的20M,提升了约265%。 通过比较,V10版完成了测试成绩三倍于V9版的,这样的表现让人让人非常满意。73M的十线程测试成绩,即使和普通的300M无线由相比也丝毫不逊色。NETGEARWGR614V10版再次成为150M无线由中的领跑者。 总结:新一代“小白”新一代经典 10年来,NETGEARWGR614无线由器从诞生到每一次版本升级,无不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它的创新分秒未停。现在,这款NETGEAR的经典之作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习惯。今天,V10版的出现再次将“小白”推向了新的顶点,我们有理由相信,凭借V10版“小白”的实力,它也必将成为新一代经典。 |
不良信息举报Q:2000617|Archiver|ROS软路由论坛 ROSABC.com 网络方案网络工程交流
GMT+8, 2025-11-11 07:05 , Processed in 0.03219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