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软路由论坛 ROSABC.com 网络方案网络工程交流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维基解密事件解读:美国冷战后管理成本透支

2014-6-25 21:5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06| 评论: 0

摘要:   这两天秘密和解密成了新闻里边的热词,“维基解密”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句老话――秘密越多越不安全。就在美国为那些被泄露的秘密坐立不安的同时,“维基解密”为了继续也是煞费苦心。央视《环球视线》2010年12月 ...

  这两天秘密和解密成了新闻里边的热词,“维基解密”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句老话――秘密越多越不安全。就在美国为那些被泄露的秘密坐立不安的同时,“维基解密”为了继续也是煞费苦心。央视《环球视线》2010年12月9日《解密“维基解密”》,以下为完成台本:

  主持人劳春燕:

  大家晚上好,欢迎收看新闻频道正在直播的《环球视线》,我是劳春燕。

  这两天秘密和解密成了新闻里边的热词,“维基解密”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句老话――秘密越多越不安全。就在美国为那些被泄露的秘密坐立不安的同时,“维基解密”为了继续也是煞费苦心。

  11月28号了美国外交密电以后,“维基解密”在互联网上就多次遭到了黑客的,而且包括亚马逊在内的几家公司都为“维基解密”再提供托管服务了。“维基解密”不得不在互联网上多次搬家,成了“互联网流浪汉”,不过就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维基解密”还是在运行。

  神秘的“维基解密”有一些什么样秘密的方式呢?最近英国《每日邮报》也来了一个“维基解密”的大,我们来看一组照片,都是英国《每日邮报》公布的。“维基解密”的数据中心大家来看一下,是在一个公园的地下,从外观上看一点都不起眼,从这个门进去,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大厅,进去在地下的30米也一个核掩体。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张照片就是数据中心所在地,这里边可以说存放了“维基解密”最重要的一些信息数据、所有的,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一个工作区的场景,这个工作区应该说设计得非常现代,它是一个复式的结构,大家看照片的上部是一个会议区,是通过一条玻璃走廊连进去的,这个是“维基解密”数据中心一个备用的发电机,据说用的是油潜艇的柴油发动机。

  我们今天请到演播室的两位专家:一位是我们的特约评论员宋晓军先生;还有一位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研究所所长高祖贵先生,欢迎二位。大家刚刚也看到了“维基解密”这个地下王国的一些场景,包括有些场景让我们也是感到非常惊讶,还是用了一个潜艇的发动机来当它备用的发电机,很有创意。宋先生,你看了这样“维基解密”的以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正在评论:解密“维基解密”

  宋晓军特约评论员:

  我觉得其实潜艇的发电机是很正常的,MTO的这种发电机其实很普通,就是柴油机。当然核的这个掩体也是冷战时期的遗留物,我估计在租金还比较便宜。但是还回过头来说,阿桑奇这个人整个的东西,比如说《每日邮报》说他确实是个很有创意的人,这个展示出来,但是现界关注的恰恰是这个很有创意的人被一个更有创意的起诉给扳倒了或者说给抓住了,现在已经自首了。可能关注的是这两种创意的一个博弈,因为对他的起诉也非常有创意,也是在,或者说成也,败也。

  劳春燕:

  阿桑奇现在是已经被了,而且还要等待下周二还会再一次开堂他,到时候会决定到底是对他进行,还是把他引渡给,所以对于他的命运我们还要拭目以待。我们也通过一个短片来大致了解一下阿桑奇还有“维基解密”网的一个背景,我们看一看。

  (播放短片)

  解说:

  一台电脑、一个背包,在严密的全球下,被称为网络“黑客罗宾汉”,“维基解密”网站的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就携带这两样装备,辗转无全球各地。设备虽然简单,然而只要有一根网线,阿桑奇就可以通过网络“维基解密”网站,揭开一份又一份轰动世界的秘密信息。

  今年7月,“维基解密”公开了7.7万份美军有关阿富汗战争的;10月,他又了40万份伊拉克战争相关和近25万份机密美国外交电报,网站一时间名声大噪,也成为美国五角大楼的大患之一,阿桑奇也被视为美国的。

  英国这样描述他,他有着如光谱分布般的白发,皮肤苍白,眼神,前额土气,举止僵硬,嗓音低沉,语速缓慢,他像一个天外来客,坐着火箭抵达地球,为人类提供一些被隐藏起来的。然而作为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人物,阿桑奇的举动虽然得到了一些人的钦佩,甚至被打上新英雄的标记,但对他的之声也一直没有断过,人们质疑一个需要高度保密来维持运作的机构能否真正推动信息透明。

  怎样获取路由器地址2007年成立的“维基解密”网站确实是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组织,它在伦敦的几个办公室都位于地下室,没有固定的总部,其核心就是阿桑奇和一小批志同道合的人。此外,在全球各地还有800名兼职工作人员,获取信息所需的计算机也隐藏界各地的各个角落,而“维基解密”的9名董事会也个个都很神秘,阿桑奇是唯一对外公开身份的人。

  12月7号上午,受到和性的阿桑奇向英国伦敦警方自首后,当天晚些时候在一家法院出席听证会,英国法院了阿桑奇的申请,原因是担心他逃跑。而美国官员说,不排除要求引渡阿桑奇的可能性,前方等待阿桑奇的到底是怎样的命运还很难预料。

  劳春燕:

  现在也有评论说,阿桑奇自首了不见得对“维基解密”来说就是一件坏事,因为“维基解密”可能影响力更大了,它将来所要公布那些文件的影响力也更大了。确实我们也看到12月13号将要出版的新一代《时代周刊》,就把阿桑奇当作了它的封面人物,我们来看一下。大家看到这个封面上阿桑奇被一面美国国旗捂住了嘴巴,然后旁边的这个大标题“DoYouWanttoKnowaSecret?”,你希望知道秘密吗?还有这个小标题可能看不太清楚,大致的意思是说为什么阿桑奇会知道那么多的秘密,阿桑奇是通过什么样的渠道,或者说“维基解密”网是通过一个什么样的渠道能够知道那么多的秘密?

  宋晓军:

  其实无论是6.7万份阿富汗战争的文件,还是39万份伊拉克战争的文件,包括25万份外交文件给270个大发的来回电报的报文,有大量的官员是可以阅读这些文件的或者说有权限去看。阿桑奇最主要的是他做了一个服务器,可以匿名发帖的服务器给他发东西,当然发东西这个东西没法查出来是从哪儿发的,这样就把发的人的痕迹抹掉了,所以有很多人原来可能顾及你会反查他的IP地址或者他在哪儿,是谁发出来的,现在这个由器或者务器成了这个技术的关键,由于你给了的人技术上有足够的安全感,当然就有人不断会给他提供这个东西,而那250万有涉秘权限的这些官员,这些可以浏览秘密的人,不定250万之一可能就来做这件事。

  劳春燕:

  所以这者应该是这二百五十万分之一。

  宋晓军:

  对。

  劳春燕:

  所以现在也有专家开始反思美国的保密制度了。有专家就说,是不是因为美国太热衷于定秘,就是对所有的文件进行秘密等级的分类,包括秘密、机密、绝密等级,所以就意味着会有很多的官员有定秘的权限,也有很多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去浏览这些,据说能够接触到绝密等级的文件的人就有85万之多,所以说秘密越多是不是就越不安全?

  专家观点:“信息911”挑战美国信息网络霸权

  高祖贵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政所所长:

  这个事情发生之后,我们可以设想不仅对美国,对整个世界关于秘密或者这种密集等级都会促使大家反思,如果说秘密越多了以后是不是会更安全了呢,还有包括秘密的概念、内涵和含义可能都会发生变化。更为重要的一点,其实这个事情发生之后,实际上对于美国类似一个“9・11”事件,如果说双子塔那个大楼被炸是,现在这一次这样一个事件类似于信息领域的一个“9・11事件,我个人觉得这种事件对美国的信息网络霸权是一个挑战,尽管没有构成致命的,就像上次袭击没有对美事霸权构成致命一样,但是对美国信息网络的霸权是很大的。因为现在这样一个团体,我们看到它是一个松散的团体,甚至没有自己的国籍,就是这么几个人,这个人到底多少人没人知道,现在我们只看到阿桑奇一个人,实际上阿桑奇就有点像我们知道本一个人一样,等到本除名或者活动不的时候又出来第二个人,现在阿桑奇受到了,现在他的发言人出来了,第二个人开始露头了,如果第二个人再受到,可能第三个人或者更多人出来了,实际上很多的人、很多的信息并没有在地下掩体里面,很多的信息可能是在他的一些支持者里面,或者跟他有关联和他持有同样观念的人的移动硬盘、电脑里面,那些人等他不断地输送各种各样的东西出来,这个对于美国的网络信息发展挑战是很大的。

  美国这几年网络信息是防国家,防某个国家对它构成信息网络的。但是事实上防了半天,就像当年打仗防国家一样,来自一个非国家的一个小团体、一个松散的组织,结果对美国构成那么大的,以至于现在五角大楼、国务院这几个重要的情知机构和安全机构之间必须把“9・11”之后为了反恐需要连起来的网络重新切开。重新切开之后带来的一个问题是美国的怎么打击呢?原来连接起来的网络为了更好的反恐,现在切开之后如果是来了以后怎么办,这是对美国安全的一个。

  劳春燕:

  在互联网时代要对信息加以保密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也看到有这样的评论说,“维基解密”出了那么多的泄密事件以后,其实对于现代的外交来说也要开始考虑到底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传递那些秘密的信息呢?是不是还要回到过去,用秘密使者这样的方式及让秘密使者带着一份机密的电文去拜见对方国家的元首?

  专家观点:阿桑奇表明美国冷战后管理成本的透支

  宋晓军:

  我觉得那种方式是不可能退回去,其实美国在泄密这个问题上主要是国内出了问题,历史早就有,原来叫“吹哨者”,比如说当时有越战的拿出7000份文件给了《纽约客》的西摩・赫希,非常著名的调查记者,最后揭露了美国在越战美莱村的大,还有伍德沃德,现在《邮报》的主编,他做过“水门事件”。当时美国人这样的一种泄密说明对政策的不满,冷战后美国一超独大,它要管理270个这一次泄的密,它肯定跟其他国家当中有重大的文化差异,但是它冷战胜了之后有一种优越感、价值观优越感、文化优越感,它对这些国家管理的过程当中,看泄出来的这些文件一定是对别人有很大歧视性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说明美国一超独大管理世界的完全是透支了,现在可以说是美国没有能力管理这个世界,包括它现在乱印钱等等这些事情。

  劳春燕:

  现在也有分析说,这一次泄密的这些文件还不是属于绝密等级的,是这么样吗?

  高祖贵:

  这种绝密等级也许两种情况:一种情况确实是阿桑奇的网站里或者支持他的人手里没有这样的文件;还有更的一种情况,他们有这个文件,还没有到泄密的时候,如果说把阿桑奇逼得很急,他们把更猛的料给爆出来,这些可能是完全存在的。因为从现在这种情况很多的确实是无密可保,这样对于美国整个国家形象损害是很大的,美国人自己说我主张网络、主张信息新闻,我主张信息的流动,但是恰恰就是这个新闻使得现在阿桑奇觉得我是搞新闻,我要说真话的人,这样就用美国那一套东西,反而一个很响亮的耳光打在美国的脸上。

不良信息举报Q:2000617
新用户7天后可回帖!

软路由

不良信息举报Q:2000617|Archiver|ROS软路由论坛 ROSABC.com 网络方案网络工程交流

GMT+8, 2025-11-10 10:01 , Processed in 0.03072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