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的收发器(物理层)。 视频压缩编码,GPS数据仅保留经度、纬度、时间和高程四项数据以用于后期处理。由于G.723的编码是每30ms一帧,为实现视音频和定位信息的同步,GPS间隔也设置为30ms,而实际的GPS刷新速率为1次/s,因此需要通过经纬度内插的方式进行GPS定位信息与 图6系统软件流程图 系统中采用查询方式读取TL16C752B中的GPS数据,由于GPS数据是循环不间断发送,软件设计时利用了TL16C752B缓存资源,采用了间断提取的方案以减小对DM642的占用。由于GPS数据传输速率设置为4800Baud,TL16C752B的缓存为64字节,因此只要以小于133ms的时间间隔去读取TL16C752B中的GPS数据,总能避免GPS数据的覆盖。由于编码3帧G.723.1音频的时间为90ms,小于133ms,因此每90ms读取GPS数据1次,读取11~12次后就可以完整的读完一组GPS数据。 视频数据的采集和编码 音频数据的采集由McASP完成,将采集缓存长度设置为480字节,采集速率设置为8kHz,量化比特数设置为16bi,t则每30ms将会返回一个采集缓存满的标志,通过查询读取该标志可以实现音频数据的无丢失采集。 视频数据搬移到指定内存。因此视音频数据的采集都不会占用DM642的资源。G.723.1的音频编解码是将ITUT的参考程序移植并优化使用,经测试优化后的G.723.1的编码时间小于5ms。 tenda路由器设置图3.4硬盘数据存储 系统中采用的硬盘操作方式是直接输入输出方式(PIO),为了防止每帧存盘占用过长的系统时间,因此存盘任务采取了存盘缓冲的方案,当缓冲区数据足够大时,方进行硬盘操作。为防止硬盘文件过大,超出了FAT32的存储范围(小于4Gbyte),采取了当存盘文件大于800MB时,重建一个序号相连的文件的方案。经测试硬盘读写速度最高可达到11.8Mbyte/s,因此完全可以满足系统存储速度约为3Mbyte/s的要求。 3.5.网络数据传输 系统中的网络操作采用TI公司的NDK库,该库支持TCP、UDP、HTTP等常见的网络协议。该库的处理能力为每bit/s需要1.66个处理周期,以300kbit/s的平均传输速率计算,每帧需要492k个处理周期,系统中DM642运行速率为600MHz,则平均每帧发送时间为0.82ms。为了实现实时播放,系统中以UTP协议传输编码后的数据,TCP协议传输网络控制指令。 4测试结果和结论 图7为车载下的实时传输到服务器并显示的结果图。系统测试采用了步行和车载两种模式,步行线为南京师范大学1号门到3号门,步行速度为5km/h,车载线为南京师范大学1号门到中北校区,车载速度为60~80km/h,网络传输采用江苏电信的EVDO网络。通过测试证明了该采集器能很好的采集存储定位视音频数据,在步行和车载下能通过EVDO网络传输的实时传输定位视音频数据。 图7测试结果图 本采集器实现了定位视音频的网络直播,提供一个更丰富及时的地理信息系统。除此外本采集器的采集数据可以为实景地图和3D场景地图的构建提供素材,还可以实现基于地理定位信息的视音频分割和检索,将极大的丰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
不良信息举报Q:2000617|Archiver|ROS软路由论坛 ROSABC.com 网络方案网络工程交流
GMT+8, 2025-11-5 18:02 , Processed in 0.03180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